教人赚钱的太多了,韭菜快不够用了!

2021/07/14 23:49

“淘金的倒是没有发财,卖铁锹的发财了”

可能大家都听过这一句话,“淘金的倒是没有发财,卖铁锹的发财了”。

这两天调查了一下XX星球,发现里面教人赚钱的社群太多了。说实话,我一点都不觉得这个世界美好到了有些人竟然会把自己赚钱的方法分享给别人。能分享给别人的基本不是什么核心的东西,或者是已经过时的东西,或者是分享者已经赚够钱的东西把自己赚钱的核心技巧/商业机密告诉别人,这不就约等于把自己的老婆孩子送给别人吗?社会人都知道,我们赚钱的本领是我们养家糊口的基础,谁会愿意把自己真正核心的东西分享给别人呢?

从我的个人经验来看,我觉得商业机密仅限于关系最密切的人之间,比方说家庭内部、亲兄弟、亲姐妹或者合作伙伴之间,有些话亲兄弟之间会讲,但是堂兄弟可能就要保密了。这个世界就是这样,《鬼谷子》说“阴记外泄者败”

我说一下为什么我觉得这些教人赚钱的社群不靠谱呢?

首先,很多社群里面的内容质量很差,大部分都没有高质量的文章和教程,也没有精心制作的视频,很多都是随意发的帖子,质量参差不齐,各家之言。当然,如果你是抱着开拓思路的目的加入的,我觉得是没问题的。

再者,这些社群只是教你,能否学会赚到钱这就看你了。师傅领进门。做过生意的都知道,有些东西必须手把手教,有老师带着操作才可以,如果只是把一个方法论输出的话,新手基本上做不好,因为一个再简单的生意里面都有很多小窍门,不是几篇文章或者一套视频就能说清的,创业这事儿,是实践学。当然,虽然我们去上大学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学会老师教的知识,但是老师教的知识白纸黑字地写在黑板上,写在PPT里,写在教科书上……这些知识经过同行评议,质量很高。

还有一点很重要,这些社群更多地是让人快速致富、教人投机倒把,比方说如何操纵流量、如何套利、如何裂变……也许有些人可以从中赚到钱,但是我觉得这个副作用非常大。因为这种快速致富的项目往往是一阵风,刮过去就没有了,可能两三年就要换一个项目,大家可以想一下10年之后你换了五六个项目,甚至十几个项目,那么你这一生到底做了什么呢?你给孩子留下的文化是什么呢?还有我想问一下,像这种知识社群的套利的项目,哪个拿到过风投?哪个能够上市?很多不都是见不得光的黑产吗?如果你真的不得意做一阵子我觉得不太过分就可以,但是如果干十年黑产,你能保证你一定不会进去喝茶吗?

总结

我觉得扎扎实实的学技术做产品虽然慢,但是长期来看一定比这些套利的回报率要高。大家可以看一下福布斯排行榜的那些人,虽然这些人早年也有干倒买倒卖的,但是他们能够10年20年还留在分公司排行榜,一定是扎扎实实的做了某一个业务。

我过去看过很多商业方面的书和商业大佬的传记,我发现越是大佬越是让人踏踏实实的做事(当然也要灵活),越是一些小老板,越是教人投机倒把套利。看来做大生意和做小生意是完全不一样的思路。如果大家觉得我说的不对,大家可以去查一查那些自杀、跳楼、跑路、进局子的老板在生前都干了什么。而那些能在一个行业混20年的老板又干了什么,对比一下我们就可以知道如何做一个长期主义者。

另外我觉得如果是真心教东西,做出高质量的内容和资源帮助创业小白少走弯路,我觉得这也是好事情。这就要看初心了。如果初心是“割韭菜”,再怎么包装也透着一股怪味儿。

声明:未经允许不得进行商业转载,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和链接。

发表回复

Related Posts
  1. 低谷是对创业者最大的考验

    我觉得低谷才是对创业者最大的考验,生意好的时候大家都热情高涨、干劲满满,但是生意持续不好的时候,很多人就开始垂头丧气自怨自艾,开始怀疑自己的方向、怀疑自己的努力,整个人都变得越来越消极。 作为创【阅读全文】

  2. 需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要保持诚实

    很多新手创业者会以自己的经验为中心去判断一个需求是否存在,而不是基于详细的市场调查、数据分析和用户调研。其结果就导致很多创业项目根本做不起来或者做不大。我今天想说的是,需求是客观存在的。 需求是【阅读全文】

  3. 宁愿一年赔几十万,也不愿花两周做商业计划!

    有些人可能是年轻气盛,做事比较心急,总想着快点把项目做起来,快点发财,结果就是一败涂地。他们宁愿一年赔几十万,也不愿花两周去调查市场、评估用户需求、研究一下竞品、设计一个能赚钱盈利模式…… 他们【阅读全文】

  4. 教人赚钱的太多了,韭菜快不够用了!

    “淘金的倒是没有发财,卖铁锹的发财了” 可能大家都听过这一句话,“淘金的倒是没有发财,卖铁锹的发财了”。 这两天调查了一下XX星球,发现里面教人赚钱的社群太多了。说实话,我一【阅读全文】

  5. 【教训】你可以不向别人认怂,但是你一定要向市场认怂!

    你可以不向某一个人认怂,但是你一定要向市场认怂! 昨天在一个公众号上看到,有些拼多多商家被买家薅羊毛,每个月损失七八千的货。就是买家下单,收到货之后再点击“退款【阅读全文】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