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要找到主营业务,找到有效增长路径

2021/06/28 10:55

找到主营业务

一个人的时间精力和能力是有限的,一家公司能够支配的资源和自身的竞争优势也是有限的,这就意味着一个人或一家公司不可能为所欲为的去做产品。即便某家公司有能力铺天盖地地打广告推广,产品做出来之后,市场接不接受还是一个问题。

这就好比你打开智联招聘或者其他在线招聘网站,你会发现很多工作看起来你都做得了,但是当你真去投简历时,能够录用你并且给你发offer的公司其实很少。

所以创业一定要找到自己的主营业务。这个主营业务不但是自己能够做得了的,而且是自己能够做得好的。即便是现在不能做好,也要有将来做好的决心和把握。

另外主营业务的市场规模一定要大。投资圈里有一句话叫长坡厚雪、水大鱼大,也就是如果你想滚大雪球、钓到大鱼的话,一定选择大一点的雪山和大一点的水域。如果你的目标市场只有10万,自己能够拿到的市场份额有10%的话,那么你的标实际服务的用户只有1万,这样无论如何也是做不大的。如果你坚持去做这个小市场的话,将来一定会面临转型,因为你只有去拓展新的市场,才能扩大规模。

找到有效增长路径

当我们确定了主营业务之后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找到有效的增长路径,把生意做大。

我觉得只要不是太傻的人,都能把一个产品大体做出来,并且卖出去一些,但是能挣1万还是10万还是百万,这就决定了创业的成败。能把产品做出来卖赚1万的人很多,能赚10万的可能就不太多了,能赚百万的就是更是凤毛麟角。很多人创业并不是失败在卖不出去上,而是失败在无法找到有效增长路径、无法做大规模。

关于如何找到有效增长路径,我自己总结了一个方法。这个方法在我之前的文章《做最重要的是用,最简单可行的方法》里我也讲到过。麦肯锡公司把这种方法叫做MECE(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中文意思是“相互独立,完全穷尽”)。

【工作方法论】做最重要的事,用最简单可行的方法!

首先,我们要通过头脑风暴的方法,把所有的增长路径都列出来。这一步是头脑风暴,把所有可能的增长路径都列出来就可以,不用太在意这些增长路径的实现性和难度。
然后将这些增长路径按照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分类,找出最有效的增长路径。所谓最有效的增长路径应该能够大规模执行,比方说淘宝网的直通车,我们多花钱就可以增加曝光量,将我们产品让更多人看到。如果你的增长路径不能够大规模执行的话,那么大概率这个增长路径或是无效,或者进展非常缓慢,过程极其难熬。

关于增长路径,我想到了一个例子。清末,太平天国占领了南京,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奉命攻克南京,曾国荃围困南京三年,都没有把南京城攻打下来。其间曾国权派人挖了很多地道,想挖地道挖到城墙根下,然后埋上炸药,将城墙炸开。但是太平天国也不傻,曾国荃挖地道的地方,草的颜色会变黄或者有其他迹象,所以曾国藩挖的地道几乎都失败了,但是皇天不负有心人,最后曾国荃挖的地道有一条地道成功地挖到了南京城墙跟下,曾国荃派人在南京城墙底下埋了几万斤炸药,然后将南京城的外城墙炸开了一道十几米的口子,南京城就此攻破。曾国荃之前做的所有尝试,挖的所有地道都不是真正有效的增长路径,只有最后一条地道才算有效的增长路径。

总结

我觉得创业者有两件事情要解决。

第一件事情是找到自己的主营业务。找主营业务的过程需要详细的调查和尝试,这个过程尽量多做调查,不要让自己的试错成本太高,能借鉴别人失败经验的,就不要自己去尝试,多读书多研究商业案例是有好处的。

第二件事情就是找到这个主营业务的增长路径,不是赚1万而是赚100万,只有做出规模才能算成功。

发表回复

Related Posts
  1. 为省一块钱花半个小时不值,但很多人却戒不掉!

    刚才和一个开线下实体店的朋友聊天,他和我说今天有个女的到店里来买东西,最后因为一块钱的事儿跟他磨叽了十几分钟,最后尴尬收场、真的让人非常费解。 其实绝大部分人都明白这个道理,靠平【阅读全文】

  2. 创业者如何做时间管理?文末有模板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时间管理都非常重要,对于创业者来说,就更重要了。 时间管理的前提是精力管理,精力管理的前提是健康管理。也就是说我们先要有健康的身心,然后才会有【阅读全文】

  3. 创业者与白嫖党!相煎何太急?

    你想赚钱,他想要东西,本来是公平交易,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但这绝对是理想状况,尤其是在平台规则偏向于买家的互联网平台上。 之前我说过,有些拼多多卖家每个月被白嫖七八千块钱的货,货发出去了,买家随【阅读全文】

  4. 草根创业者要读什么书?

    今天来说一下草根创业者都要读哪些书,为什么特别提到“草根”两个字呢?因为卒离博客本身也不是面向一些手里我有很多资源的创业者,而【阅读全文】

  5. 虚假的不要,创业者要能找到真实信息!

    热点事件是专业团队营造的,关于话题的几百篇文章也是专业写手写的,我觉得大部分人都低估了互联网行业“制造“信息的能力。 长期处在这种人工营造出来的信息中,人获得的信息的质量会越来越差,个人的判断力【阅读全文】

Back to top